官网您好,欢迎访问贵阳修文北大新世纪贵阳实验学校
教学科研

我是新的生活,大声向你问好!

时间:2022-01-04 15:53:01来源: 作者: 点击: 0次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己、成长突破的过程。这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将演讲、写作、诗歌、戏剧、阅读、研究等融入语文学习的大厦,也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自我精神成长之旅。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学习~

2011年,我曾写过《我的精神成长之旅》一文,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心路历程。不知不觉,十年转瞬而逝。十年来,我有不少变化,又似乎没有什么变化。2021年春节,我在给朋友的贺卡上写下这样的文字:“我是梦想,我是欢笑/我是坚强,我是奔跑/我是热爱,我是创造/一切才刚刚开始,连痛苦也那么美好……/ 我是新的生活,大声向你问好!”这几句话,写出了我专业生活的基本状态,或者说我期待的状态,我就用最后一句话作为本文的标题,概括和总结十年的探索跋涉和研究成果,奉献专业学习和成长的故事,重返过去和现场,希望更好地认识自己,获得更多专业成长的智慧。

一、《高三(10)班在六楼》:把自己作为方法,建立学术自信

我一直把带学生读书当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我的语文课堂,每次上课不是讲课文,而是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和收获。2011年暑假,我跟学生说,马上要进入高三了,要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高三复习之中,因此,从高一开始的读书演讲打算停下来。谁知,学生一片哗然,他们不愿意和自己心爱的读书演讲分手。怎么办?经过考虑并与学生协商,最后保留演讲的形式,把读书演讲改为时事演讲。当时的考虑是,通过时事演讲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关注现实,培养他们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眼光,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个时候,批判性思维一词还没怎么听说),让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普遍再上一个台阶。于是,我们便开始了高三为期一年的时事演讲课程。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班级每位学生选择一则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社会热点新闻,撰写一篇演讲稿;演讲稿包括对热点问题的回顾、自己的看法以及理由,做成PPT 后,依次登台演讲;结束后,随机请两三位学生对演讲作出评价,评价包括问题的实质、分析的角度、是否认同该观点以及演讲的效果;最后,我加以总结,综合学生的评价,给出建议。

从那时开始,我的语文课堂便成了一个思维碰撞交锋的思想广场。我们在一起思考“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的价值”“怎样看待小悦悦事件”“对校车事故频发的忧思和叩问”“韩寒的转型和困局”等等。可以说,高三一整年中,社会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基本都成了我们思考的对象和议论的话题。其中有的问题被学生一再提起,形成一场思维开掘、认识提高的思考接力。比如,对方舟子批评韩寒抄袭事件,小马同学提出要宽容打假者,呼吁社会建立健全的学术监督机制;小王同学则指出,韩寒抄袭事件当事人极力否认,批评者不依不饶,各种说法扑朔迷离,让人莫衷一是,因此要多看几份报纸,综合多个信息源,还原事件真相,才能真正“打假”。再如,校车事件发生以后,小周、小乔、小伏三位同学或挖掘事故频发的根源,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校车配备的相关法律,或指出舆论风向中隐藏的问题(如往往是站在城市人的立场说话,无法解决基层的社会问题)。接力探索,把全班同学的思考引向深处。

演讲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热情,让所有学生爱思考、爱表达,不仅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水涨船高——文章中扑面而来的现实的生活气息,让我们听到年轻人面对社会问题的真诚的声音和理性的思考,与那些下笔满纸烟云,只会罗列苏东坡、司马迁等陈旧名人故事的文章迥异。年级阅卷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有老师问是哪个班的,旁边的老师笑答,肯定是曹老师班上的,因为他们班做时事演讲。

在时事演讲活动之初,我便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就是我要全程参与每位学生的时事演讲写作,从选题开始直到演讲结束。学生先把选好的话题告诉我,我帮他们参谋,分析这些话题有没有言说的空间,是否蕴藏着思维的金矿。初稿完成后,我给出评价意见,学生反复修改日臻完善。对个别写得不好或者马虎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推倒重来。可以说,我介入了他们写作的整个过程,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全过程写作指导。我以为,这样的写作经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时事演讲中来。虽然我的高三复习教学按计划推进,一点没有耽误,但班上部分学生心里不免打鼓,怀疑这样的时事演讲对高考作文写作是否真有帮助。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在第一次全市高三模考中,学生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记得那次,全市一类卷作文大概有70 多篇(江苏高考卷作文满分是70分,一类卷的作文得分是63—70分),我校有11个学生的作文被评为一类卷,其中我班上就达7人之多!消息传来,学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原先的担心一扫而空,时事演讲一浪高过一浪。每次演讲结束,全班学生热情的掌声响起,这掌声一直响到高考前两周。我告诉学生,最后两周我们要全力以赴准备高考,可这时,班上59 位学生中还有5位没有来得及登台演讲,怎么办?学生说:“曹老师,高考结束后,你约定一个时间,我们重回你的语文课堂,把最后的一次演讲完成。”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2012年6月21日下午,班上学生聚集在学校行知厅,全班59 人到场58人。学生的家长来了,学校的同事来了,校外的同行来了,南京的媒体记者来了,高校的教授也来了……最后一次演讲由语文课代表小袁同学主持,小陶、小周、小夏、小蒋4位同学(小王同学因奶奶病故回老家奔丧,无法参加)依次登上讲台,完成了他们高中语文学习的最后一次演讲,为我们的时事演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来,我在班上组织了编委会,把学生一年来的演讲稿分类编辑,每一篇都配上演讲者的照片和一段个性化的自我介绍。我又对他们演讲乃至高中语文学习进行深描,构成一段别具一格、富有现场感的描述评价,命名为“我在现场”。几个部分组合起来,完整记录时事演讲的过程,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叫《高三(10)班在六楼——一个理科毕业班“时事讲坛”故事》。那一届我带的高三(10)班,在学校致远楼六楼第一间教室,那也是学校最高的楼层,给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联想。书的封面上,是学生拍摄的我与几个学生在教室门口的合影,封底则留下了全班59位同学的签名。我把这本书作为毕业礼物送给每一位学生,纪念那一段难忘的语文生活。

那一届教下来,有很多收获。

第一,是学生因为高三语文教学的成功探索,获得了完整的高中语文学习生活。记得那一年,班上学生高考成绩都比较理想,被录取到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小盛同学,语文单科成绩143分。那年暑假,南京市新高三语文研讨会还特意邀请了小盛同学介绍她的高三语文学习经验,希望转换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教师思考什么是真正有效的高三语文复习。小盛同学侃侃而谈,做了《幸福的高三语文课》的演讲,回顾了她高三语文学习的经历(后来同题文章发表在《新高考》2012年第10 期)。演讲结束,老师们纷纷上台和小盛同学合影,说是要沾一点“仙气”。其实,非要说有什么“仙气”的话,那就是学生的思维被打开,综合素质提升之后,由内到外表现出的精神气质。

第二,找到了让学生思维得到强化、品质得到提升的有效课程、路径和载体。许多同行问我:课堂演讲不稀奇,很多老师都在做;稀奇的是自始至终热气腾腾,而且是在复习紧张的高三阶段,其中有什么奥秘?我觉得,关键是,它教会学生尝试独立思考,满足了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听说读写,在其背后,有一个总开关,那就是“思”。高中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关键是思维(逻辑思维是硬实力,批判性思维是软实力),可是困难在于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办法凭空训练,必须融合在其他语文学习的任务中,而演讲和辩论则是一条有效的培养路径。演讲和辩论是现代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和素养,是口语表达的最高也是最鲜活的呈现形态。在演讲和辩论的具体情境和任务中,你会竖起耳朵,听对方哪里不合逻辑;你也经受到别人的挑战,就会变得敏感。这样一来,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工具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自动化,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由此,不仅解决了议论文“写什么”的问题,更解答了“怎么写”和“写得好”的困惑,自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当然,时事演讲是个系统工程,实操中还应注意“材料与话题” “观点与拟题”“修改与提升”“演讲与阅读”等诸多方面。

第三,摸索出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学术自信。高三一年,我和学生在一起做时事演讲,是在完成教学任务,更是在学习和研究,而且是一种自觉、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在研究中,我把自己的教学当作研究对象,把自我当作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质疑、确认,不断完善,推动教学,更推动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在此之前,我也做过不少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但像这样自始至终目标明确,用教学推动思考,用研究深化教学,还是第一次。我也第一次强烈体会到打通理论和实践的壁垒之后,教学与研究融会贯通的美妙境界。在整个过程中,我撰写了七八篇论文,回顾总结这一次微型课程改革。后来,我还与美国的傅丹灵教授合作,以这一届高三的时事演讲课程为基本素材,撰写了一篇题为《在中国重新发现写作教学的自我》(To rediscover “Self” in Chinese students' writing and writing instruction)的论文,应邀参加国际写作协会(WRAB)的巴黎年会,并在巴黎第十大学举行的会议上宣读论文, 回答听众的问题。一个普通中国教师的语文改革故事能够被国际会议接受,这本身就说明,最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不在课堂之外,而在课堂之中;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取得的成果,是自己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术自信,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研究。

二、《语文,我和你的故事》:在教学探索中“发现”理论

老师们看了《高三(10)班在六楼》之后,纷纷表达喜爱之情。我想,原因就在于这本书强烈的现场感。他们特别喜欢读每篇演讲词后的“我在现场”。和我搭班的老师也表示,感觉就是那个学生的味儿;也有老师赞誉说,这本书和那一年出版后大火的王小妮的《上学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认可这本书叙事体的写作手法和风格。

我是怎么找到这种书写方式的?当初,有十来位学生演讲完后,我便隐隐地察觉到我手头做的工作可能会形成一本书。从那之后,我便把学生所有的过程性资料都收集、整理好。一个学生讲完,我便开始撰写他的语文故事,这让我更加留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到师生交融的、敞亮的语文教学境界。我发现,用故事的眼光来看待语文生活,到处是美丽的风景。

宋冬生兄发现我书中有一种对“实践智慧”的可贵尊重,便提醒我留心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的研究成果,还向我推荐了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我找来她的论文和论著,不仅了解了实践知识,而且知道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故事体写作也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觉得故事体是“小儿科”的东西,难登大雅之堂,没有论文那么“高级”,语文教学的研究应该用艰深的术语和概念去炮制一篇篇“高大上”的论文。现在,我认识到,“小儿科”有大作用。我邀请陈向明教授来南京给语文同行开讲座,介绍她的研究成果。在与陈教授的交往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性知识相关研究对思想和专业解放的双重意义。记得我们见面后,她曾问我:“你觉得你的工作有意义吗?”我这样回答:“这方面的学习思考让我充实,让我快乐,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与生机勃勃的自我相遇,有一种解放感!太有意义了!”

2009 年,《江苏教育研究》第4期《人物》栏目推介了我,我撰写了题为“语文,是老师与学生的故事”的论文,概括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悟和认识。我认为,这篇论文是我最重要的学术论文之一,它是我教育教学中的深刻感悟凝聚而成的学术命题,是我艰辛的语文教育探索的结晶。最初,不免惴惴然,后来,友人赞赏,同行传阅,胆子才渐渐大了起来,进一步提炼,将其作为我学术论集的书名。语文教育教学本质上是经验性的、个性化的,故事可以表达我们的专业知识——行动中反思的知识、缄默的知识、充满价值情感的知识。在实践性知识视野中,现象就是本质,实践包孕理论。说故事,是在明亮的公共舞台上发言,将自己的职业经验萃取出来,敞开自己,确认自己,为同行贡献公共知识产品。

我用这样的眼光,重新梳理我写过的论文,并以此指导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更多语文教学改革的故事。此时,恰好江苏省启动了课程基地建设工程,我和我的团队抓住机遇,申报了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成为首批31所基地学校之一。申报成功后,我们开发了许多富有改革气息和校本特色的课程。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三大学习节:玄武湖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古诗词吟诵节。我借着江苏省课程基地的建设项目,把自己长期积累的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对语文学习的理解,通过课程表现出来,演绎了一幕幕语文学习的美丽故事。我把这些故事一个一个地记录下来,汇编成《语文,我和你的故事》,2015 年10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故事体这种表达方式,传递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智慧,让自己的职业生活盈满而温暖。

常有朋友问我:你是怎么设计出月光诗会和戏剧节这样的课程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高一举办青春诗歌朗诵会,时间在国庆节之前,地点在学校礼堂。有一年国庆节恰好与中秋节重叠,我在策划、筹备时忽然想到,那两天月光皎洁,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从礼堂走到学校大操场,举办一次让人难忘的月光诗会呢?又忽然想到,为什么一定要限定在学校呢,能不能和学生一起到玄武湖去开一个青春的Party(派对)?一想到玄武湖畔,古城墙下,明月高悬,湖风习习,一群学生用他们十六岁的声音,吟唱着青春和梦想,就让人激动地落泪!第二天,我把设想和语文组的同事一说,大家都赞成;向学校汇报,学校领导也支持。此时,我们正在学习“向青春举杯”单元,学生学到的意象、节奏、韵律、情感等现代诗歌知识正好为月光诗会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我们安排每个班组建一个诗歌表演团队,布置演出任务,指导他们广泛阅读,最后选出最能表达他们青春激情又便于朗诵表演的优秀诗篇,让他们依据所学的现代诗歌知识,深入解读作品,最后用声音传递、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情感。我们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齐读、领读等多样的朗读形式,配以音乐、动作、服装、造型,使之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仅仅这样就行了吗?我们又想到,这是一节中秋月夜、玄武湖畔的语文课,我们不是在表演一个节目而是在学习,应把学生朗读的诗篇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学有依据,让整个诗会变成独特的中外青春诗章的分享会和鉴赏会。而且,既然是学习的过程,便应该有评价。我们组建了一个评委会,依据朗读的内容、朗读的语音、处理的技巧、整个表演的创意形式和表演的台风这五个要素,评价学生的表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好的诗歌,什么是好的表演,把诗歌审美的趣味内化为学生的欣赏习惯。

到这一步还不够。我们又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回顾、反思月光诗会的经历、体验和思考,然后选出优秀的篇目,汇编成册发给学生,让整个月光诗会成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最终,这样的设计安排取得了圆满的效果,也成为学校每一届学生一段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

戏剧节的开发与月光诗会有所不同。它不是横空出世的独创,而是历史悠久的演化。最早是围绕着课本上的《雷雨》,各个班级演出课本剧,演着演着就不满足了,于是搬到大礼堂搞年级课本剧会演。继而,我们开设了戏剧选修课程,到离学校不远的东南大学的那座鼎鼎大名的民国礼堂演出。申报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之后,有了专项经费的支持,我们把学校的大礼堂改造成了“新青年教育剧场”,戏剧节更为规范和严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戏剧节的具体做法与月光诗会相近。先是组织全年级学生观摩上一届的优秀演出视频,布置演出任务,各班组建表演团队,包括导演、编剧、演员以及舞美、灯光、海报等,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表演团队。然后选定改编剧目,在班级招募演员, 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排练。排练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基本上从零基础起步,在互相的观摩学习中不断地成长进步。我们编写戏剧演出手册,每一个参加戏剧节的学生打开手册就能看到各个班级演出的剧目、戏剧的内容、表演同学的姓名。戏剧手册就是一本戏剧学习的教材。然后, 出海报,演出。演出中不仅有评委现场评分,还有专业教师评点。最后是每个学生写一篇文章,回顾自己的戏剧节之旅,选编成册,成为一届一届传承下来的课程资源。要说与月光诗会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学生在作品的理解、表演的丰富和深刻乃至团队合作等诸多方面会有整体性的进步和提升,对他们的人生有塑造意义。戏剧节那一天,校园里到处是穿着戏服的学生,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学校弥漫着节日一般快乐的气息。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体会到一种深刻的职业幸福,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我们是真正的语文老师。

我始终认为,“诗”和“戏”是语文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因为“诗”和“戏”所蕴含的超常规、反庸常、求独立的精神,是教育的真意所在。在学生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埋下一颗诗歌的种子,点燃一把戏剧的火种,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功莫大焉。

在此过程中,我对于课程也有了新的感悟。课程就像演戏,只有在舞台上演出来才叫戏,它的奥秘在舞台,灵魂在演员。我们的课程建设也同样如此。课程在哪里?课程在教学现场,在师生身上。以前,我们总认为课程在教材里,在教案里,在规划里,在作业里……这些是课程的内容,但只是构成课程的部分,甚至是碎片,不是课程的“魂”。要师生走到一起,构成一个现场,课程才能出来。在这里,知识不断得到运用,思维不断得到拓展,情感不断获得升华。课程在学生身上,又不全在学生身上;课程在教师身上,又不全在教师身上。实际上,它是特定教育情境中弥漫在师生之间的情志氛围和情意境界。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弥漫在师生之间的、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力量。它改变并提升着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这是课程最核心的东西。

无论是月光诗会的课程开发,还是校园戏剧节的课程建设,都是在“做事”,都是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开展学习,用做事情的方式学习语文。用专业的说法,这就是“做中学”,就是“项目化学习”。我是很久以后才知道“项目化学习”这个说法的,后来读了不少关于项目化的论著,有一种学术思想上的强烈共鸣。我们开发建设的月光诗会、校园戏剧节等,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最终达成目标,这不正符合项目化学习的精神吗? 在这样的学习中,有真实、复杂的学习情境,有具体的表演任务,并以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不断的反思,构建个体的经验和认知。我们的做法暗合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操作要领,项目化学习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改革探索的方向。

这些年,我的教学探索表现出一种学术的敏感。我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专业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奠定自己学习理论、汲取新知的心态,让自己在教学探索中自然而然地“发现”理论。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所以我对理论会生长出很多个性化的体验。它不是一种外来的教条性的灌输,而是一种内在的生长。从这一点来讲,所谓的学术敏感,就是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让理论和现实彼此映照,构建一种真正的成长性的学习样态。

三、中美写作教学研究:强化学术自我,追求学术进步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华裔美国教授傅丹灵有了对话机会,并开展中美教学写作研究,形成《中美写作教学对话十五讲》书稿。

对我而言,这项历时多年至今仍在继续的研究最大的学术价值就是一种发现和照亮。傅老师的导师、美国著名写作专家莫瑞说,写作是一个发现、探索未知和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能更深入地挖掘思想和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她的另一位导师格雷夫斯认为,写作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写作者探索未知、理清自己思路、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理解(包括对自己的理解)的一个过程。把写作看成一个学会求真、学会探索的过程,用写作塑造全新的自我,对于这一点,中文也有类似的表达;但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成为写作教学的纲领性认识,形成共识,是我们所缺少的。而“通过写作构建自我”这一点,对我尤其有启发。在多年来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许多学生通过写作不断进步,获得写作的自信,由写一篇好文章到后来把写好文章变成了自己的追求和习惯,仿佛人在写作中醒了过来,活了过来。

很多友人对我们的中美写作比较研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不是简单地照搬一点文献资料或者把双方的做法罗列,情绪化地评价中美写作教学的优劣,而是双方展开对话,和而不同、不同而和,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这样的研究和探讨,激活了自己,使自己跳出了原先那种对于写作比较狭隘和局限的认识,打开了更大的视域,以此看清我们的写作传统和现实,获得一种认识上的拓展和丰富。

 

比如,五四以来,新式写作就一直强调真情实感,像叶圣陶先生他们那辈人,就已经发现考试写作和实用写作不完全是一回事。真实的写作,和我们讲的考场写作完全不一样。考场写作有时间和题目的限制,必须一气呵成;而真实的写作是先有一个构思,拿出初稿,然后一稿、二稿、三稿不断修改写而成的。因此,过程写作把真实生活中的写作过程提炼为几个操作环节,那就是头脑风暴(Brain storm)、选题(Topic choice)、起草(Drafting)、修改(Revision)、订正(Editing)、展示(Publishing)。通过这些环节的训练,学生学会如何把原来模糊的变得清晰,把肤浅的变得深刻。很多学生误以为作家写作之前就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想得清清楚楚,写作不过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而已,这也是不真实的。作家的写作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可惜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个真实写作的过程告诉学生。因此,学生构建的写作策略就会出现问题,不利于他们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在写作教学中也强调教师要“下水”写作,可是他们理解的教师“下水”跟我们不一样,不是要和学生写同题作文,而是强调教师的写作示范。教师把自己写作过程中粗糙的初稿拿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挣扎、纠结、痛苦和对策,让学生获得写作的启示,从而生成自己的写作策略。美国的过程写作把我们多数普通人写作的常态揭示出来,作为作文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步骤。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教学有借鉴价值,对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无启发。

中美写作教学的研究,帮助我梳理了中外写作的相关理论,借助域外的学术思想,拓展、深化了我对写作教学规律的认识,强化了学术自我,推动了我的学术进步。

四、科学阅读的课程建设:跨界学习,让人永葆学术青春

我时常扪心自问:我教给学生的东西,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读书——让学生读了几本大书,培养了他们读书的习惯。这也是从我自身的成长经历中觉悟到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读书能力,它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读书也不仅仅是抓到一本书能读,其实背后是一套关乎人生发展的选择和规划。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开拓新的领域。我的中小学是在“文革”时期度过的,之所以今天能为语文教育做一点事情,是因为读了几本书,有了人生的梦想和追求。读书救赎了我,更帮助了我。所以,在教学生涯的晚期,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冲动,希望把这种对于终身发展有价值的“绝活”教给学生。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虽然重视学生的读书,但是受制于课堂,受益的人比较有限。我一直梦想着能够不受班级的局限,打破课堂教学的条条框框,带领一群热爱阅读的学生,一起读几本书。这样,学生进步,我也算实现了一个人生的小小梦想。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学生霍晨。2013年秋天,她帮我在年级里动员了10多个学生,成立了经典夜读小组,开始了每周周末一次的夜读活动。从那时开始,我就把带学生读书当作一个“事儿”,认真地做起来,一做就是八年,一直到今天。其间,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也在许多文章里回顾了经典夜读小组成长发展的过程。

八年做下来,概括地说,取得了这些成绩:第一,创建了经典夜读小组,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读书的校园读书骨干;第二,构建了学校三级阅读的课程体系,为同行提供了一套可以借鉴的生态化读书的经验;第三,探索开发了“读书周”“经典夜读沙龙”“名家读书课”“读写特长生专辑”等多样的校本读书方式;第四,带出了一支教师读书团队,展现了新时代语文教师的形象,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带学生读的主要是人文类的图书。这些文史哲方面的论著,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只读人文社科类的书远远不够。我们的学生现在过早地分科,不仅文理分离,而且理科中理与理分离、文科中文与文分离,造成了知识学习的割裂状态。语文阅读也受此影响,往往局限在文学类、社科类图书中,忽略科学类图书。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一个未来的健康公民需要一文一理两条腿走路,可我们现在是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粗的是人文类阅读,细的是科学类阅读,是一个跛足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思想意识的局限,二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我们语文教师,平时不关注科学阅读,阅读积累少,无力引导学生开展科学阅读。怎么办呢? 学生发展的需要就是专业成长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所以,为了健全学校的读书课程,推动读书课程的深化,我在原来人文类阅读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开辟了科学阅读这个全新的领域。

科学阅读,概要地说,包括科普阅读和科幻阅读两个部分。科普和科幻是两种不同的文类,有不同的特点,培养不同的能力。科普是把已有的知识和发现,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精神,它要求的是准确和通俗,以科学知识为骨架,以人文思考为血肉; 而科幻,则是一种有科学依据的虚构文学,它侧重的是想象和创造,目的是让读者在富有惊奇感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想象力和好奇心的满足,培养一种面向未来和变化的积极心态。科普和科幻,一个是实,一个是虚,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映照,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阅读的视野,构建科学阅读的策略,提升科学阅读的能力,培育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知识结构、思维品质和健全人格。

有了对科学阅读的认识,我在读书课程建设上做了探索。可以把这两年的探索概括为“五个一”。(1)开设一门校本选修课。2018 年,我们开设了“科幻作品阅读与写作”校本选修课;2021 年, 又与江苏省科教影视协会和东南大学合作,开设了“科学影像制作”校本选修课,让科幻读写在课堂扎根。(2)成立一个学生社团。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成立了“星航科幻社”,并以科幻社为依托,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幻阅读活动。(3)编辑一本学生科普科幻杂志。成立学生编委会,编辑全国第一本中学校园科普科幻杂志《朝闻道》,每学年一期,目前已出3期,专门发表学生原创的科幻小说、科幻评论,推动校园科普科幻读写。(4)每学期组织一次高品质的科幻夜读沙龙。借用舞台的形式,通过情景对话、访谈、情境表演、作品朗读、讨论辩论等形式,交流、分享学生科普科幻阅读的体会和成果。(5)每学期组织一次科普科幻讲座。邀请科普、科幻学者、作家来学校开设讲座,推动学生的科普、科幻阅读。这“五个一”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构建了全新的校园科学阅读的课程体系。

常有朋友与我开玩笑说:“老曹你真行,这两年带着学生又读科普又写科幻,风生水起,居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经他们提醒,回头一看,连自己都惊讶,科普、科幻成了我教学探索的新领域, 弄出了动静,翻开了我学术生涯的新篇章。为什么搞科普、科幻?抛开前面那些宏大的理由,还有个人的想法,就是想学习点新的东西,防止自己僵化,要接受新的挑战,不断地探索进步,永葆学术青春。近几年,我有意识地开展科普、科幻的阅读研究,读了很多大家的书,加入了科普作家协会, 参加了不少科普、科幻学术活动,结识了许多科普界、科幻界的朋友。不断地学习、碰撞,找科普、科幻教育的方法论,找这个学术方向的支点和高度, 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每每因读了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听了优秀的讲座,跟科普界、科幻界的朋友交流而激动,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也常常暗自后悔,这些年这方面的阅读积累太少,错失了一大片美妙的风景;同时又觉得庆幸,自己终于觉悟,一切都还不迟。我知道自己的先天不足,但我也有优势。优势就是对语文教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比较懂学生,比较懂课堂,也比较懂阅读和写作。只要发挥我的长处, 跳出舒适区,就可以不断进步,做得更好。

我的学习方式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搞研究而搞研究,而是在问题驱动下去研究。为了更好地探索科幻作品的课堂教学,我设计了刘慈欣小说《球状闪电》的阅读方案,不仅在自己的学校,还在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大型研讨活动中开课,通过观摩课的形式去传播科普、科幻教育的理念,推动科普、科幻教育。我又约请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吴岩老师,以及全国各地在中小学从事科普、科幻教育的朋友,策划了一组科幻教学研讨的文章,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 年第4期上,算是在语文教学圈子里点了一把火。2020 年,全国顶级科普研究杂志《科普研究》向我约稿, 让我写一篇研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作品的论文。我反复阅读了卞先生的多部天文学方面的科普著作,最后以《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名著为样本,撰写了《科文交融:卞毓麟天文科普文本的特征及其教育价值发微——<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文本细读和思考札记》的长文。文章分别从探索的叙事结构、启迪智慧的解说策略、摇曳生姿的图表数字、朴素通透的语言风格四个方面论述这部科普名著的特色。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和卞先生多次讨论交流,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对科普作品的特点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我们常常用看待文学作品的眼光来看待科普文章,觉得科普文章语言不够味儿。通过对卞先生等大家作品的分析研读,我认识到,科普文章语言需要的是准确和通透。就像阿西莫夫所说,科学论著的语言应该是“像平板玻璃一样”的语言,要朴素通透,让读者直接面对知识。这其实是一种富有科学美感的语言。我们应该深入地认识科普文章语言上的基本特点,纠正对科普文章语言的偏见。当下,中学生科幻写作渐热,很多学生参加全国科幻写作大赛, 不少学校开设科幻写作的课程。但是科幻类的写作有门槛,而能够在这方面进行指导的教师不多, 很多学生想写却不得入门。我敏锐地发现了这样的教学需求,组织科幻作家墨熊、汪彦中和几位在科幻教育方面有探索的中学教师,主编了一本《科幻写作十五课》,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我们依据科幻写作的一般特点,萃取其中必不可少的写作元素,如科幻点子的设定、世界观的构建、故事的构思、冲突的展开、对话的运用、细节的描写、点子与故事的融合等,依次归纳为“写前构思”写“作技法”“难点突破”三个方面,分为十五节课。每一节课中又依据现有的中学写作教学的成功经验, 分为“写作要点”“名作赏读”“习作研讨”“练笔进阶”四个板块,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知到行的训练程序。这样纵横交错,把看似复杂而神秘的科幻写作过程变成一个写作知识清单,转化为帮助学生一步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的过程,形成了我们科幻写作的课程体系,为科幻教育的实施贡献了我们专业的力量。

科普、科幻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阅读写作教育,既有语文学科读写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有自然学科方面知识的要求。而这种跨界学习,非常符合现代人学习的特点,有一种“跨”字当头、“融”在 其中的特质。这两年,我做科普、科幻阅读研究, 对此感受颇深,常常是要有几本书对读,忽而宇宙大爆炸,忽而生命大灭绝,忽而星际殖民,忽而赛博朋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穿行于不同的学科,把相关学科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品尝到发现和创造的快乐。这激活了我的思维,让我面对看似庞杂的多学科的知识,能够结构化地处理,学会升维,培养了自己勇于面对变化的心态,获得人生和学术的智慧。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玩过的“莫比乌斯环”——把一张纸条的一头旋转180度、两头粘起来,这么一转一粘,就像神奇的魔术一样,平面变成立体。这也恰如我现在因为科学阅读而拥有的立体、多维的知识和人生,专业生活绽放自由创造的快乐。